研究背景
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作为配位聚合物的一个新兴子类,由于其结构可调、具有精确的尺寸以及形态可控的特性,在整个材料科学领域中备受关注。近年来,诸多研究发现MOFs的形貌及功能受到结构的诱导而发生变化,可以形成特殊的形态、可控的纳米结构、超高的孔隙率和大的比表面积,并被广泛应用于环境和能源领域。鉴于此,为了更便捷、可控地合成理想的晶体材料,需深入研究影响MOFs功能和形貌的因素,进而实现MOFs材料在多尺度下的结构控制。
全文概述
第一部分:综述从合成MOFs的基础结构出发,详细讨论了各个内部因素对晶体形貌的作用。内部因素包括:金属离子半径的差异决定晶体各向异性/同性生长;有机配体的宽度、长度及官能团影响外延生长;单核及多核次级构筑单元改善孔隙结构;溶剂种类诱导生成特定形态;表面活性剂修饰形貌。
第二部分:围绕着载体效应,讨论了单层石墨烯、气凝胶、聚苯乙烯微球等基底在生成二维薄膜、三维镂空结构的机理作用,并重点关注了以MOFs为模板在合成中空形貌、核壳结构、自组装、超结构形貌的独特优势。
第三部分:讲述了近年来合成MOFs新颖的制备方法,包括化学气相沉积、电化学合成、喷雾干燥法、化学刻蚀法、机械研磨法、3D打印等,用于制备薄膜、纳米阵列、空心球等具有特殊形貌结构的晶体材料。
第四部分:详细介绍了MOFs及其衍生物在储气、染料吸附、电催化、燃料电池、异相催化、载药领域的应用研究,充分证明了结构调整和形貌修饰对于MOFs应用于实际的重要性。
总结展望
根据合成MOFs的各种影响因素,提出了许多方法来制备相应的特殊形貌和的纳米结构,但精确控制其尺寸和形状的能力还不能令人满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观点:1)加深对配位原理的理解,深入研究MOF晶体形成的动力学和热力学机理;2)研究模板的性质和选择合适的衬底将为优化MOFs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3)对多金属MOFs进行原子精确的结构表征和建模计算,加深构效关系的基本理解;4)加强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之间配位键的强度,实现可逆的结构转变,有效提高稳定性。
本论文以“Structure-Directed Growth and Morphology of Multifunctional Metal-Organic Frameworks”为题发表在《Coordination Chemistry Reviews》上。BAT365唯一官网为第一通讯单位,我院钱金杰副教授和杨云教授为通讯作者,第一作者为我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黄淇。该工作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171145,21601137)、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Q16B010003)、浙江省温州市基础科学研究项目(G20190007)和云南省地方本科高校基础研究联合专项资金项目(202101BA070001-042)的资助。
参考文献:
Qi Huang, Yun Yang and Jinjie Qian. Structure-directed growth and morphology of multifunctional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Coordin. Chem. Rev., 2023, 484, 215101.
https://doi.org/10.1016/j.ccr.2023.21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