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CO2)浓度的增加对环境造成了一系列不利影响,因此利用可再生能源将其转化为增值的化工产品是抑制大气中CO2持续上升的有效途径,其中电化学还原CO2(CO2RR)因其可控的转化效率而备受关注。但CO2RR过程往往伴随着竞争性的析氢反应(HER),因此可以利用HER和CO2RR制备合成气(CO/H2)来生产费托合成的关键原料——甲醇。Cu被认为是一种能将CO2转化为各种化学产物的有效元素,但Cu基材料的法拉第效率(FE)仍然远远不能令人满意。因此,将其他金属与Cu结合以获得CO2RR的目标产物被认为是解决上述障碍的有效策略。
鉴于此,BAT365官网王娟副教授成功制备了相和结构可控的Cu/In2O3纳米颗粒(Cu/In2O3 NPS)并将其作为CO2RR电催化剂。其中Cu/In2O3 NPS-H2在较宽电位范围内的CO/H2比值保持恒定且总的FE始终维持在90%以上。
通过XRD和TEM等表征方法证明在H2氛围下进行热处理能使得Cu/In2O3 NPs/C由原始的异质结构转变为以Cu为核和非晶态的In2O3为壳的核壳结构(Cu/In2O3 NPs/C-H2)。而XPS进一步证明Cu与In2O3之间存在着电子转移且发生了较强的电子相互作用。因此,在0.1 M KHCO3中进行CO2RR测试时,Cu/In2O3 NPs/C-H2表现出稳定的合成气(CO/H2)比值(1/2)和高的FE(≥90%)。
基于上述结果,提出了一种可能的机理:CO2分子吸附在Cu/In2O3 NPs/C表面时会与H+结合形成OCHO*中间体,然后以甲酸的形式解吸附。剩余的中间体将继续与H+偶联生成水,同时释放CO。然而,当异质结的Cu/In2O3 NPs/C转变为非晶态In2O3包覆的Cu核壳结构(Cu/In2O3 NPs/C-H2)后,电催化剂将由甲酸选择性转变为CO选择性。
因此,本工作通过对相和结构的合理设计,达到了电化学还原CO2生产高效合成气的目的,为高性能CO2RR电催化剂的设计提供了思路。
相关论文以“Amorphization-activated Copper Indium Core-shell Nanoparticles to Achieve Stable Syngas Production from Electrochemical CO2 Reduction”为题发表在ChensusChem上(JCR 1区,Top,IF=9.14)。BAT365唯一官网为第一通讯单位,BAT365官网本科生沈杰怡为第一作者,BAT365官网金辉乐教授、王娟副教授和陈佳东博士后为通讯作者,相关工作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
原文连接:https://chemistry-europe.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cssc.202201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