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作为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石,不仅关乎每个家庭的福祉,更是国家民族发展的战略支柱。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这一指引为我国家庭教育确立了崇高定位,也为大会的主题设定了方向。中国心理学会家庭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正当其时,承载着搭建高端家庭教育心理研究与实践平台的重任,致力于推动家庭教育系统化发展与职业化进程,为国家构建高质量家庭教育体系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2024年11月1日至3日,中国心理学会家庭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筹)首届学术会议暨校家社协同育人现场会在浙江省桐乡市成功举行。此次大会由中国心理学会家庭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筹)主办,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987和浙江省桐乡市教育局共同承办,中国校园心理教育服务规范化建设工程执委会和浙江省社会心理学会协办。本次会议以“深化家庭教育心理研究,推进校家社协同育人”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各地的79所高校及和研究机构、85所中、小学及和幼儿园、13个市县教育局及和其他行政单位,以及和10多家企业的科研和实践工作者,共计400余人参加会议。
一、开幕式
11月2日上午,开幕式在桐乡市濮院茅盾实验小学举行,由中国心理学会家庭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筹建重要筹委会负责人发起人连榕教授主持。中国心理学会原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林崇德教授,中国心理学会家庭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筹建委会负责人李伟健教授,桐乡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吴君先生,嘉兴市教育局基教处处长杜平先生,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987党委副书记吕迎春女士以及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苏彦捷教授先后致辞。
中国心理学会原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林崇德教授在贺信中首先对家庭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的正式筹建表示热烈祝贺,并基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如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说明了专委会的筹建恰逢其时,最后表达了对专委会在推动家庭教育心理学发展和提升家庭教育质量方面的衷心期待。
中国心理学会家庭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筹委会筹建负责人李伟健教授代表委员会对各位参会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指出家庭教育已成为关乎民族振兴与社会进步的重要议题。中国心理学会家庭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是紧密围绕这一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迈向家庭教育心理学新征程的重要起点。最后,提出了专委会未来的研究和工作方向,并表达了对家庭教育心理学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
桐乡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吴君先生首先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介绍了桐乡的深厚文化底蕴。随后,表达了三个祝愿:一是祝愿更多家庭教育心理成果能够在桐乡落地;二是祝愿更多家庭教育心理工作顺利推进;三是祝愿更多家庭教育心理专家与桐乡结缘。
嘉兴市教育局基教处处长杜平先生首先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其次,感谢专家对嘉兴市家校协同工作的肯定。同时,也表达了对家庭教育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
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987党委副书记吕迎春女士首先对中国心理学会家庭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桐乡市人民政府、嘉兴市教育局以及各位专家同仁长期以来对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987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感谢。随后,简要介绍了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987的办学情况,并强调了家庭教育在社会和谐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苏彦捷教授代表中国心理学会对本次会议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表达了对中国心理学会家庭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的期许,希望该委员会能在未来的家庭教育专业研究和实践中为国家解决实际问题,并再次预祝会议的顺利召开。
二、主旨报告
大会共进行了六场主旨报告,主旨报告先后由中国心理学会家庭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筹建筹委会负责人李伟健教授和西北师范大学马小凤教授主持。
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理事长、中国儿童中心原党委书记丛中笑教授作了题为《新时代家庭观现状调查与理性思考》的报告,分享了新时代家庭观研究设计,从家庭基本情况、家庭功能、家庭伦理和家庭支持四个方面深入剖析了当前家庭观的现状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并希望能通过本次调查研究为家庭建设与发展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和支持。
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北京大学苏彦捷教授带来了《养/教育中的沟通:关系中的理解与支持》的报告,首先对沟通中的三个底层逻辑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剖析:一是了解以埃里克森发展八阶段为理论基础解释沟通渠道畅通的方法;二是通过适当的表达方式和灵活变通来换位思考;三是秉持双向双赢的原则开展家庭教育。其次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行动方案做出了指导:首先是以抚触为先建立安全依恋,然后是以保障睡眠为主的健康行动,最后是以“心理发展资源”助力中小学生心理免疫。这对家庭教育实践作出了深刻的指导。
儿童青少年家校医社协同心理教育服务规范化建设工程专家委员会、天津师范大学吴捷教授在《家校医社携手 共筑未来之梦》的报告中介绍了“中国校园健康行动·儿童青少年家校医社协同心理教育服务规范化建设工程”公益活动的项目背景、项目概况、项目支持、主要任务及其实施意义等,并诚挚地邀请更多的心理力量加入到“儿童青少年家校医社协同心理教育服务规范化建设工程”中来,用看得见的专业与实力引领构建协同共识,竭诚守护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
北京师范大学蔺秀云教授通过《亲子间互动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基于fNIRs的研究》的报告,首先关注母子早期互动及其对儿童未来发展的影响,强调应从实时动态变化的角度探究社会化过程。其次通过中性自由游戏、积极话题讨论和消极话题讨论三个研究任务对对立违拗障碍儿童进行了研究。最后在合作情景情境下的研究拓展了以情感为中心的强制理论,表明在某些情境下,亲子互动与儿童问题行为之间可能会形成良性循环,系列研究揭示了亲子互动对儿童心理健康的深远影响。
中国心理学会家庭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筹委会负责人(筹)发起人、福建师范大学连榕教授在《在家校社协同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报告中指出,“家校社”协同育人是我国教育发展到今天的必然要求。其次,通过家庭教育中父母的养育倦怠和学生感知到的父母情绪表达问题探讨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最后分享了家庭教育实践的深入发展内容。
中国心理学会家庭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筹委会筹建负责人、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987李伟健教授在《“三全”家庭教育指导体系:破解校家社协同育人困境的现实路径》的报告中,通过学生的成长环境阐述了学校全员家庭教育指导的重要意义,并通过学理与政策分析了校家、校社协同育人的重要意义,指出校家社协同育人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包括政府多部门协同机制尚未建立或完善、家庭教育指导体系尚未真正建立,以及校家社协同教育的成效亟需提升。随后,基于这些问题和挑战,提出解决校家社协同育人困境的新思路——建立学校全员家庭教育指导体系(简称“三全”体系)。
三、实践分论坛
11月2日下午,本次大会还特别设置了校家社协同育人现场会的小学组与中学组两个平行分会场分论坛,分别在桐乡市濮院茅盾实验小学和桐乡市振东中学举行。
(一)小学组
小学组平行分论坛首先开展桐乡市校家社协同育人经验介绍活动,由上海师范大学李丹教授主持。桐乡市教育局副局长路茂方做《桐乡市校家社协同育人经验介绍》报告,桐乡市濮院茅盾实验小学书记校长沈志飞做《三全三式:家庭教育指导的实践与探索》报告。
随后,小学组平行分论坛进行校家社协同育人现场展示会。桐乡市濮院茅盾实验小学开设12节亲子沟通班会课,主题分为《爱我,你就夸夸我》和《爱我,你就帮帮我》,由陆思毓、周春梅、朱文洁、陈曦、朱滢燚、陈春梅、陆笑燕、陈晨霞、朱雯芳、刘韵清、杨婷艺和郎杰12位教师展示。
接着,小学组会场开展了圆桌会议的现场研讨。由重庆市教科院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研究所所长冉霞主持,北京师范大学蔺秀云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殷飞副教授和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987孙炳海教授、桐乡市濮院茅盾实验小学书记校长沈志飞、家长代表徐伟芳和学生代表朱妙语围绕“小学校家社协同育人经验”议题进行了分享与交流。
最后,小学组会场开展了实践分论坛报告与交流,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李甦教授主持。杭州市临平区教育发展研究学院教研员蔡迎春作《校家协同育人:亲子沟通班会课的开发与区域推进》报告、嘉兴南湖实验学校教育集团总校长王建良作《一份家委工作计划背后的故事》报告、海南三亚第九小学德育处长廖树结作《心合意同:全员育人下的家校共融路径探索》报告、浦江县教育局副局长徐双莲作《心路e通:基于“主动健康”的学生全域心理服务体系》报告、桐乡翔云小学校长彭海鹰作《四“慧”行动:开启农村小学校家社共育新样态》报告、丽水市秀山小学副校长兰春红作《分层协同:构建校家社共育新路径的“秀山模式”》报告、景宁畲族自治教育局副局长吴月圆作《从“被动应战”到“主动出击”——景宁县“家长学校”聚焦“公共服务一体化”》报告。
(二)中学组
中学组平行分论坛中首先开展桐乡市校家社协同育人经验介绍活动,由华东师范大学王一集教授主持。心理健康服务站站长姚敏钰做《桐乡市校家社协同育人经验介绍》报告、桐乡市振东中学书记朱新江做《三环递进:打造“十二度”校家社协同育人振中样态》报告。
随后,中学组平行分论坛进行校家社协同育人现场展示会。桐乡市振东中学开设7节亲子沟通班会课,具体为徐颖芳、刘滁云、刘红霞、储沙莎、张燕华、屠洪杰、王菲7位教师分别展示《TA好烦 TA不烦——接纳二胎》、《双星并耀新乐章》、《沟通——爱的桥梁》、《我们会越来越好》、《用心沟通让爱传递——这么说,孩子更爱听》、《打开爱的心结》、《爱的唠叨》7节亲子沟通班会课。
接着,中学组平行分论坛进行圆桌会议。由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987谢瑞波副教授主持,中国心理学会家庭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筹委会负责人李伟健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王一集教授、桐乡市振东中学副校长夏婧、家长代表姚莺与学生代表张智渊围绕“中学校家社协同育人经验”议题进行了分享与交流。
最后,中学组平行分论坛进行实践分论坛,由安徽师范大学全莉娟教授主持。温岭市教育局局长叶永峰作《构建校家社五维体系,谱写携手育人新篇章》报告、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副局长王世美作《“幸福成长圈”——校家社协同育人的上城行动》报告、金华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吴惠强作《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的金华探索》报告、天津科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教授林琳作《家校社协同联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路径研究》报告、桐乡市第二高级中学校长姚海权作《桐乡二中“崇德尚合”家校共育的实践探索》报告、杭州市萧山江南初级中学德育副主任贺敏和校长陈向红作《萧山江南初中全员家庭教育指导的探索》报告。
四、学术分论坛及展贴汇报
11月3日上午,学术分论坛在桐乡市濮院茅盾实验小学召开,分论坛根据不同主题内容分为八场平行论坛。
分论坛一主题为家-校-社协同育人,福建师范大学蔡景雪副教授、金华职业技术大学葛亚波博士主持分论坛。杭州市拱墅区教育研究院陈剑琦,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李苏燕,嵊州市三江小学周月平,首都师范大学孙赵星,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金雪燕,浙江省丽水市实验学校林红丽,杭州市卖鱼桥小学周李萍,杭州市人民警察学校郭庆为分论坛作报告。
分论坛二主题为家庭文化与代际传递,首都师范大学邢淑芬教授、江西师范大学周双珠副教授主持分论坛。嘉兴大学平湖师范学院夏艳雨,中国地质大学段翔,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987黄银,澳门大学赵越,深圳大学肖睿涵,内蒙古师范大学郝卉洁为分论坛作报告。
分论坛三主题为家庭教养理念与机制探索,复旦大学王燕教授、河南大学王祯副教授主持分论坛。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987周胜男,复旦大学王燕,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李宁静,上海师范大学时小萍,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耀华京港学校康译心、付予,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987柳静宁,中国人民大学张子豪,遂昌县实验小学鲍宗武为分论坛作报告。
分论坛四主题为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家庭指导思路,首都师范大学梁熙副教授、中国科学院史占彪教授主持分论坛。首都师范大学梁熙,浙江工商大学/中暖科技康婷婷,西北师范大学傅雅真,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987吴利霞、浙江师范大学房娟,苏州大学李佳依,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987Md Zahir Ahmed、金华市东苑小学张惠芬为分论坛作报告。
分论坛五主题为家庭关系与教养行为,西南大学陈群林副教授、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987刘羽博士主持分论坛。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987邵晓璐,温州大学王云南,仙居县白塔镇中心小学陈凤丹,澳门大学乔巾惠,北京林业大学高元圆,桐乡市洲泉中心小学周洁、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987常朝夕为分论坛作报告。
分论坛六主题为家庭环境与儿童社会适应,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987郑阳博士、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987滕静博士主持分论坛。杭州师范大学杨路路,南京师范大学何婷,东南大学黄杰,鲁东大学王欢,陕西师范大学侯艳丽,杭州师范大学附属益农小学孙伟良,杭州师范大学辛思莹,成都文理学院赵力燕为分论坛作报告。
分论坛七主题为亲子互动和青少年情绪发展,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987李新伟博士、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987刘笑语博士主持分论坛。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987秦若男,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987王欣雨,温州医科大学杨盼盼,苏州科技大学秦桂花,首都师范大学刘介地,陕西师范大学徐娜维,延边大学郐一杰为分论坛作报告。
分论坛八主题为家庭教育与儿童学业发展,广西师范大学余益兵教授,四川师范大学徐小燕副教授主持分论坛。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987陈妍伶,四川师范大学徐小燕,中国科学院李甦,浙江大学卫薇,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987计海顺,陕西师范大学王琳艳,上海交通大学李斯斯,丽水市莲都区莲都小学张婷为分论坛作报告。
随后此外,共有56位来自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在桐乡市濮院茅盾实验小学聚桂坊三楼进行了通过展贴汇报分享了家庭教育心理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实践成果,并现场进行了广泛交流,共有56位来自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分享交流,激发彼此的创作灵感和研究创意。
五、闭幕式
闭幕式由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987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987院长孙炳海教授主持。首先,中国科学院的史占彪教授作《阳明心学思想与家庭心理教练》大会报告。随后,由中国心理学会家庭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筹委会筹建负责人李伟健教授致闭幕辞。
本次大会聚焦“深化家庭教育心理研究,推进校家社协同育人”这一主题,实际收录摘要125篇,到会代表400余人。大会论文摘要和参加会议的代表覆盖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大会期间,我们开展了7场主旨报告,74人次专家和学者进行了学术和实践分论坛报告、70余人次进行了展贴汇报。会议期间,特别设立了茅盾实验小学和振东中学两个分会场,分别开展了桐乡市中学和小学校家社协同育人经验分享、现场展示、圆桌会议,围绕“校家社协同育人”主题进行了深入的实践讨论,也得到了与会代表的热烈响应和积极参与。本次会议展现了全国优秀科研成果、先进实践经验,为家庭教育心理学学科建设和我国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家庭教育作为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石,不仅关乎每个家庭的福祉,更是国家民族发展的战略支柱。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中国心理学会家庭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正当其时,委员会积极相应国家战略,承载搭建高端家庭教育心理研究与实践平台的重任,致力于推动家庭教育系统化发展与职业化进程,为国家构建高质量家庭教育体系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文字 | 查亮亮、滕静、高崚峰、柏战、戴良英、叶晓娴、唐心怡、闻人诗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