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科平台  科研动态

詹沛达副教授课题组在Behavior Research Methods发表研究成果

[来源]: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987[日期]:2023-08-06[访问次数]:368

近期,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987詹沛达副教授团队在国际期刊Behavior Research Methods (JCR Q1; 中科院二区TOP)在线发表了题为Joint modeling of action sequences and action time in computer based interactive tasks的学术论文。本研究针对计算机交互测评中的行动序列与行动时间两类过程数据提出了一个联合分析模型。我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付颜斌与詹沛达副教授是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Hong Jiao教授与我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陈琦鹏为论文的合作者;詹沛达副教授为本文的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31900795)的资助。

论文来源:Fu, Y., Zhan, P., Chen, Q., & Jiao, H. (2023). Joint modeling of action sequences and action time in computer-based interactive tasks. Behavior Research Methods.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3758/s13428-023-02178-2


内容简介

基于计算机的互动式问题解决任务在教育测量和评估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关注。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生成的数据,被称为过程数据,记录了学生为达到任务目标所采取的每一个行动以及相应的时间信息。与使用作答结果和完成任务的总时间(即结果数据)相比,过程数据所提供的每一步行动和相应的行动时间,能够为推断学生的潜在问题解决能力和信息处理速度提供更丰富的信息。为此,本研究将行动序列与行动时间共同纳入到过程数据的分析当中,提出了一种新的联合建模方法。其中,序列反应模型(sequential response model, SRM; Han et al., 2022)作为行动序列的分析模型,新提出的对数正态行动时间模型(log-normal action time model, LATM)作为行动时间的分析模型;借鉴联合建模层级框架(van der Linden, 2007)思想,本文将SRMLATM作为联合建模的第一层,第二层使用一个二元正态分布来建构潜在能力与潜在速度之间的相关关系。下图呈现了新模型的建模逻辑,新模型可以看作是对SRM的联合扩展,即在联合层级模型框架中整合了行动时间;同时,从行动层面过程数据分析的角度来看,新模型也可以视为对传统题目层面联合模型(van der Linden, 2007) 的拓展。


主要作者简介

付颜斌,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987202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心理与教育行为数据的潜变量建模与应用,主要聚焦于问题解决过程数据分析。目前,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心理学报》和Behavior Research Methods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篇。


詹沛达,博士,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987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心理计量学,研究方向为心理与教育行为数据的潜变量建模与应用。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5246人才工程)青年优秀人才,浙江省之江社科学者。目前担任《心理科学》(CSSCI)PLOS One (SSCI)Chiese/Engl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Psych编委;在PsychometrikaBehavior Research MethodsBritish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and Statistical PsychologyJournal of Educational and Behavioral StatisticsApplie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和《心理学报》等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持国自然、教育部人文社科和浙江省哲社规划课题等项目。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