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987李新宇教授团队在实验心理学领域权威期刊《Psychological Research》(中科院三区,IF:2.424)上发表学术论文《Differences of resource allocation to active and passive states in visual working memory》。本研究探讨了高频率空间被测位置对工作记忆中主动存储系统和被动存储系统的影响。我院2020级研究生陈振为本文第一作者,孙琪博士与李新宇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内容简介
记忆是一种基础的心理活动。在多种记忆类型中,工作记忆被认为是一种“线上”的信息处理系统,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指它可以加工感知觉阶段接受的信息并短暂性存储;启下指这些暂时性存储的信息可以被选择性进行深入加工,例如存入长时记忆或者服务于一些高级心理活动。工作记忆的存储模式一直是研究者关心的重要问题,插槽模型和资源分配模型的支持者们争论不休。在传统理论之上,视觉工作记忆的动态加工理论认为存储在工作记忆中的表征会因当前需要的不同(注意指向的不同)被导入两个不同的存储空间(主动存储vs.被动存储),行为与神经科学的结果为这两个空间的分离提供了大量证据,然而两系统内部记忆项目的存储模式仍然未知。
本研究将双线索范式和连续报告范式相结合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双参数混合建模。在主动存储和被动存储的条件下各设置一个高概率被测位置,随后比较多个参数在不同条件下高低概率位置上的差异。结果初步表明:被动存储系统存在且不易被外部因素干扰;插槽模型和资源分配模型各自对应着工作记忆空间下不同的存储系统。
本研究对揭示注意系统和工作记忆系统的动态互动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而言:(1) 工作记忆空间内的分离假设得到了进一步证实,并且初步表明不同空间内有不同信息加工机制。(2) 被动存储空间内这种不易受到外部信息影响的特质与长时记忆存储状态极为类似,因此本研究启发了后续对两者之间关系神经机制层面的讨论。(3) 这些证据使我们有理由进一步讨论注意在记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思考如何通过控制注意焦点来提高工作记忆的效果,从而提高人们的记忆能力。
论文来源:
Chen, Z., Sun, Q., & Li, X. (2023). Differences of resource allocation to active and passive states in visual working memory. Psychological Research, 87, 1761–1767.
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007/s00426-022-01772-x
作者简介:
陈振,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9872020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注意与视觉工作记忆的动态交互。目前以第一作者身份在《Psychological Research》等SSCI期刊发文两篇。
李新宇,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现任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987心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负责人、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987应用社会心理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国心理学会普通心理和实验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人类工效学会认知工效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心理学会理事、浙江省社会心理学会理事、浙江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浙江省智能教育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人机协同方向负责人、《应用心理学》杂志编委。在基础研究方面,李新宇教授主要关注视觉工作记忆、元认知等认知加工过程的心理及认知神经机制;在应用研究方面,李新宇教授致力于教育转化与成果应用,其合作开发的成瘾者趋避行为训练系统和纸笔互动深度个性化教学系统已得到了初步应用,并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4项、重大人文社科横向项目2项和省培项目3项,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Psychonomic Bulletin & Review, NeuroImage, Drug and Alcohol Dependence等 SCI/SSCI 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