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科平台  科研动态

汪俊教授课题组在Cognition发表研究成果

[来源]: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987[日期]:2023-08-05[访问次数]:211

 近期,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987汪俊教授团队在国际期刊Cognition (中科院二区TOP)在线发表了题为Co-actors represent each other's task regularity through social statistical learning的学术论文。本研究探讨了联合行动情景下统计学习的机制,发现个体不仅能够识别和学习自身任务信息中的统计规则,还能习得他人任务信息中的统计规则。我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郑峥为论文的第一作者,汪俊教授为论文的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培育专项课题(21YJRC09ZD)资助。

论文来源:Zheng, Z., & Wang, J.* (2023). Co-actors represent each other's task regularity through social statistical learning. Cognition, 235.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ognition.2023.105411


文章简介

该研究结合社会学习迁移和统计学习中的序列反应时范式。实验一采用联合练习情景,将含有两个固定序列的刺激流分配给两名参与者,其中每名参与者仅需练习该刺激流中的一个固定序列,而不需要对同伴任务的固定序列按键反应。经过共同练习后,个体不但能够习得自己练习序列的规则(直接学习),还能习得同伴练习序列的规则(间接学习),表现为对自我与他人任务序列的反应时都显著下降。为了进一步探索和验证社会统计学习的认知机制,即共同表征,本研究系统地操纵练习过程的情景,分别采用了单人情景(单个被试独自完成学习阶段,实验二)、他人在场情景(与被动观察的同伴完成学习阶段,实验三)、信念情景(想象与同伴共同完成学习阶段,实验四)、意图不一致情景(同伴完成无规则的颜色识别任务,实验五)和基线情景(单个被试独自完成所有阶段,实验六)。结果发现,在信念情景(实验四)中被试同样表现出社会统计学习效应,即产生直接学习和间接学习效应。而在其他情景中(实验二、实验三、实验五和实验六),被试仅能习得自身任务规则,无法习得同伴或任务不相关的规则。



主要作者介绍


作者简介:汪俊,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浙江省心理学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情绪与健康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积极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应用心理学》编委、《心理与行为研究》编委。主要关注于心理学理论研究与神经科学、教育干预的交叉融合,现主持国家基金2项,浙江省重大招标项目1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先后在NeuroImageJournal of NeuroscienceCognitionEmotionPsychonomic Bulletin & ReviewJournal of Neural EngineeringMolecular AutismBrain Communication、心理科学、心理科学进展等学术期刊发表30余篇论文。


郑峥,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9872020级博士研究生,先后在CognitionBehavioural Brain research、心理科学等学术期刊上发表5篇论文。主要研究方向为联合行动下的认知加工过程。


返回原图
/